亚洲aⅴ无码乱码在线播放-国产乱国产乱老熟300部-美女三级操逼视频出镜面-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男同

建筑業2018重大政策盤點,這些將影響2019年!

更新日期:2019-04-01

2018年哪些政策對建筑業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有哪些變化必須要特別關注?201911日哪些重大政策開始實施?過去的一年改變建筑業的政策匯總,小編又來敲黑板了!

重點一:2019年11月正式實施的政策

社保改由稅務征收,建筑企業成本或加大

2018年720日,中辦、國辦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從20191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目前,有的企業不給員工上社保,更為常見的是不給員工全額上社保。而社保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后,這種情況有望得到改變。

與全民社保時代一并而來的,還有建筑工人實名制,5000萬農民工也要交稅交社保的問題。

2018年514日,住建部發布《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及《全過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數據標準(征求意見稿)》,建筑企業通過單位和施工現場對簽訂勞動合同的建筑工人按真實身份信息對其從業記錄、培訓情況、職業技能、工作水平和權益保障等進行綜合管理的制度。201810月,住建部發布《關于啟用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的通知》,并提出各地方平臺錄入數據,在 2019630日前實現與全國平臺中央數據庫的互聯共享。

同樣在10月,人社部也公開《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用人單位未按相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且拒不整改等情況,將列入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

辦法還規定,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社保“黑名單”信息納入當地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由相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據《備忘錄》規定,在政府采購、交通出行、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準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限制。社保“黑名單”實行動態管理,納入聯合懲戒期限一般不超過5年。

實名制、全名社保已經從原先的一個概念變成了現在的具體操作落實的指導意見并且納入了追責制。毋庸置疑,建筑工人實名制+社保,2019年建筑企業的成本將進一步加大。

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統一實行電子化申報和審批

自2019年11日起,住建部審批的工程勘察資質、工程設計資質、建筑業企業資質、工程監理企業資質(含涉及公路、鐵路、水運、水利、信息產業、民航、海洋、航空航天等領域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的新申請、升級、增項、重新核定事項,均統一實行電子化申報和審批。

敲黑板:業績核查表取消不代表業績核查取消,取消核查表后,對業績的核查會主要以這兩種方式,一是采用平臺業績,在申報前業績錄入階段進行核查;二是加強事后監管,在審批后對相關業績進行核查。

敲黑板二:2018年建筑業重大政策匯總

2018年327日,住建部標準額定司印發《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2018年工作要點》,對資質管理、個人執業、工程總承包、招投標等多項內容進行了闡述:

1、社會投資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設單位可自主決定發包方式。

此項工作重點,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簡化工程招標投標程序,降低工程交易成本。在2018年514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頒布了《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

文件提出在16個省市地區進行試點改革,其中提出要精減審批事項和條件。取消不符合上位法和不合規的審批事項。取消不合理、不必要的審批事項。對于保留的審批事項,要減少審批前置條件,公布審批事項清單。取消施工合同備案、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備案等事項。社會投資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設單位可以自主決定發包方式。

2、推行電子招投標和網上異地評標。

實行電子招標,有助于解決招投標市場仍存在一些重要問題:如泄露招標信息,評標專家被“圍獵”,投標資料弄虛作假,投標人掛靠投標、圍標串標等。在20172月,發改委、工信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2017-2019年)》,要求以后要實現電子招投標覆蓋各地區、各行業,實現全流程電子化。

雖然住建部、國務院等頂層部門,在今年還未公布具體推進文件,但是2018年,北京、福建、廣州、浙江、貴州、湖北等多個省市都已經早早開始了工程建設項目電子化招標和網上異地評標工作。

3、推進工程總承包。

工程總承包,核心是為了提高效率,效率從哪里來?效率在于將設計與施工的外部合同關系整合為內外部管理東西。工程總承包在我國實際已經推行了三十多年了,但是離實現效率提高這個目標還是沒有太明顯的進步,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多種爭議,如何進一步完善,是推進建筑業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7年1228日,住建部發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分別就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的適用范圍、主要方式、工程總承包單位條件、招標文件編制、項目監督管理等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

4、民用建筑推行建筑師負責制。

 “建筑師負責制”是國際工程建設的通行做法。在不少發達國家,建筑師不僅是設計師,還是工程師,建筑師的全程管理監督對工程質量和效果影響大。但在我國,建筑師基本只參與工程前期工作,如整體構思和設計圖紙,政府則成為“技術把關人”。

“建筑師負責制”是一個政府做減法市場做加法的過程,簡政放權,即政府把建筑工程的技術審查工作逐步交給專業人士,不再為建筑活動的全過程背書。建筑師的專業特長則得到了發揮,不但負責設計,還負責建造管理。

5、簡化施工許可管理,進一步壓縮施工許可證辦理時間。

在國務院總理2018年52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確定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16個地區開展試點,改革精簡房屋建筑、城市基礎設施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和所有類型審批事項,推動流程優化和標準化。

2018年518日,國辦正式頒布了《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明確要求:將審批時間壓減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0多個工作日壓減至120個工作日。

2018年1010日,住建部連發三份文件:關于修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決定、關于修改《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的決定;關于修改和廢止有關文件的決定。

三份決定文件中,明確了將進一步簡化了施工許可管理,減少了施工許可相應的證明事項、前置條件等事項,同時也提出將壓縮審批時限,將施工許可審批時間由15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

工程建設項目報審涉及數十個部門、幾十個環節,全部流程下來少則需要幾十天,多則幾個月甚至十幾個月。“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再壓減一半”對建筑企業來說,意味著項目進度提升,效率提升,無疑是一波改革紅利。

6、探索政府投資工程實行提供履約擔保基礎上的最低價中標。

7、以銀行保函和保證保險為重點,推行履約擔保和工程款支付擔保。

今年4月國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減少涉企收費,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其中提到了“完善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在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工程中推廣使用銀行保函。”

2018年7月,住建部官網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實施工程擔保制度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對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都做出了新的規定。其中明確提出要全面推行工程保函替代保證金、最低價中標的工程應當推行高保額履約保函制度。

其次,還明確規范發包方、承包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行為。對于大家關注的最低價中標,建設單位拖欠工程款及到期未退還保證金等情況也都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可以說大大保障了施工企業的利益。

8、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實施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

除了上文提到人社部公開的《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用人單位未按相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且拒不整改等情況,將列入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

2018年10月,住建部也發布了《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起草了《住房城鄉建設領域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網上征求意見稿)》《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網上征求意見稿)》《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守信聯合激勵對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網上征求意見稿)》。擬將企業的101種行為列入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建筑業的信用中國時代或將來臨!

9、開展資質動態核查,強化市場清出管理。

2018年堪稱是史上資質時候監管最嚴的一年。資質動態核查比往年的頻率更高,同時受到處罰的企業也越多。

建筑業企業資質動態核查步入行業常態化,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受到核查,動態考核不合格的企業會責令整改或撤銷企業資質,并且整改期內不得參與工程招投標,不參加動態考核的企業則會被直接清出建筑市場,不得參加當地的任何招投標工程。

10、完善個人執業資格管理制度。

在2017年10月,住建部發布的《關于簡化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注冊申報材料有關事項的通知》和最新的《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管理工作規程》中,就提出加快以簡化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設置、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為核心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監理企業資質標準與注冊執業人員數量要求適度分離,健全完善注冊監理工程師簽章制度,強化注冊監理工程師執業責任落實,推動建立監理工程師個人執業責任保險制度。意味著在施工企業資質之后,監理資質也將不再與注冊人員相掛鉤。

2018年3月,住建部印發《關于征求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和工程監理企業資質標準(征求意見稿)的函》,新的資質標準取消了丙級監理資質與甲級監理資質國監配備人數。

2018年10月,住建部司函關于升級改造一級建造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的通知,明確新版一級建造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定于20181015日啟用。

2017年7月住建部辦公廳對外發布《關于征求注冊建造師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建造師繼續教育變化、初始注冊具備的條件、主管部門審批時間要求、證書變更、注銷手續、證書有效期改為5年,建造師年齡最大改為65歲均可使用,注冊需提交社保證明原件,注冊建造師即將推行電子證書,注冊建造師不得同時擔任兩個及以上建設工程施工項目負責人和項目技術負責人,最重要的對建造師涉及倒賣、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資格證書、注冊證書將有新制裁。

一級建造師全部由住建部進行審批,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不再提出初審意見。新版《注冊建造師管理規定》有望在2019年出臺!

11、繼續簡化資質,減少專業類別。

近年來,資質簡化改革的進程明顯加快,不僅特級資質標準有了新的變化,園林綠化資質、環評資質、工程咨詢資質、地質勘察資質、施工勞務企業資質、招標代理資質等多項建筑業資質被取消,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并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高聳構筑物工程并入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資質、電信工程并入通信工程施工總承包資質等多項專業承包資質也被合并。

2018年10月,住建部下發《關于簡化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申報材料有關事項的通知》,企業資質提交的申報材料又迎來了“瘦身”,資質申報不再提供人員社保、注冊證書,資質許可機關根據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的相關數據自行核查比對。

2018年11月,住建部發布了《取消建筑業企業最低等級資質標準中關于持有崗位證書現場管理人員的指標考核的通知》115日起,取消建筑業企業最低等級資質標準中關于持有崗位證書現場管理人員的指標考核。

2018年12月,住建部又發布了關于修改《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等部門規章的決定,資質申報標準迎來了再次修訂,以后申報告別紙質文件,僅提供資金、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裝備和已完成業績等電子材料。

可以看出,在2018年的建筑業工作要點中,建筑企業資質改革工作的占比很大。“淡化、簡化企業資質”也是大家關注的熱點。

但是,資質,作為建筑業企業的“金字招牌”,資質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直接影響到大部分企業的生存狀況,各項關于資質改革的政策的出臺必須綜合各方意見。

如果直接取消,同時又沒有一個過渡的替代監管體系,那么整個建筑市場恐怕會亂象叢生,更得不償失。在新的以“信用”為核心的行業監管體系成型之前,資質改革恐怕還是逐漸推進的,“一刀切”全面取消的可能性非常低。

12、“八大員”證書全面停發。

在2018年12月,建筑業還迎來了一個重大變革,住建部發布《關于停止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現場專業人員統一考核發證工作的通知》。

根據2012年11日開始實施的行業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場專業人員職業標準》,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現場專業人員包括: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標準員、材料員、機械員、勞務員、資料員,也就是常說的“八大員”,本通知的下發預示著“八大員”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