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9-12-09
![]() |
四川省循環經濟協會成立十周年暨2019年年會
——12月5日,通過四川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的宣傳片,記者在涉及一家企業的畫面中發現:“安全是穩定生產的基礎,環保是企業生存的保障。”同期,四川省省級機關國有資產處置服務平臺的宣傳片也表明“安全環保”是其追求。
——11月12日,在成都溫江區。在“生態魚鳧茶館”環保主題活動中,話題涉及最多的是,企業如何更好地投身生態環保中來?怎樣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更好地發揮主體責任?
——從2018年11月、12月,直至跨年后的1月,四川新聞網采風團隊分別完成四個波次共計15天的行動,足跡跨越3500公里,經過10個市(州),趕赴22個地方,抵達34個點位,將四川省內污普人激情點燃。其間,在涉及到的企業點位上作業時,記者發現,相關對接人都是來自安全環保部門,比如,在德陽二重的就是二重裝備企業安全與環境部的岳輝。
——在更早一點時間,2018年9月13日,四川環保世紀行專題報道活動在自貢展開,記者看到一家企業廠房上高懸的標語是:“安全是生命 環保是生存”。
所以這一切,其實都是一個指向!那就是政府主導下,企業正在發揮主體責任,積極投身到污染防治攻堅中來。
企業到底應該如何做?如何做到位?這其實是一個課題。隨著“第三方”概念的落地,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來干”。
![]() |
鐘勤建正在主持論壇開展(盧永洪 攝)
“第三方治理”有何來頭?
最新收獲:“第三方治理”。通過一場盛會,四川新聞網記者就此又有最新收獲。12月6日,在四川省循環經濟協會成立十周年暨2019年年會上,“2019中國(四川)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會議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原四川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巡視員,四川省循環經濟協會首席專家鐘勤建主持。與會的有關領導、專家以及企業家朋友緊緊圍繞論壇主題暢所欲言,發表真知灼見,切磋觀點、碰撞智慧。共同探討在建設美麗四川,強化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的背景下我省循環經濟發展的新動向、新思路。其間,最叫響的就是“第三方治理”。
“第三方治理”有何來頭?
下面,一起來聽一聽,來自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資處處長曾義平的發聲: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201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國辦發〔2014〕69號),明確以環境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領域為重點,營造有利的市場和政策環境,改進政府管理和服務,吸引和擴大社會資本投入,推動建立排污者付費、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機制。
2015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在燃煤電廠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15〕3191號)。
2015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5〕102號),對我省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推行工作提出了總體目標要求和重點工作任務。
2017年8月,原環境保護部印發《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環規財函〔2017〕172號),圍繞加快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現環境質量改善,以環境污染治理“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為導向,推動建立排污者付費、第三方治理與排污許可證制度有機結合的污染治理新機制。
2019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19〕785號),決定選擇一批園區(含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入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經爭取,我省什邡經開區、廣安經開區前鋒園區、綿陽經開區成功納入國家試點。
![]() |
曾義平在發言中(盧永洪 攝)
四川省的“第三方治理”有何表現?
曾義平還講到,“目前,第三方治理實踐創新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一是在政策層面,圍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各項環境標準不斷完善和提高,各類環保政策陸續出臺;二是在技術層面,國內外各項實用型環保技術不斷涌現,裝備水平整體呈現高端化、智能化、系統化、模塊化、高效化、低耗能化,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更是為環保帶來了革新;三是在服務層面,由過去單一的盈利模式轉變成政府購買服務、利益置換,技術換市場等多元化創新模式;四是在管理層面,通過第三方治理明確政府責任、排污企業的主體責任,及環境服務單位的履約責任;五是在投融資層面,在政府加大綠色金融投入力度的同時,民間資本通過PPP的模式參與政府公共設施建設,建立了多樣化的環保投資渠道;六是在社會協作層面,全民環境意識大幅提升,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規模不斷擴大,社會監督作用逐步得到充分發揮。”
最后,曾義平講得很客觀,就此他有高度清醒的認識。“雖然當前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觀地看,仍然存在法律責任不明晰、價格收費機制不完善、市場環境不優、第三方治理企業信息缺失、排污企業反應冷熱不一等問題,特別是缺乏綜合實力強的第三方治理龍頭企業。”
下一步,曾義平表態說:“我委將結合落實省委省政府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有關決策部署,會同經濟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等相關部門,依托省循環經濟協會等技術支撐單位,深入推進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一是支持什邡、廣安前鋒、綿陽等國家級試點園區加快建設,二是協調落實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業相關優惠政策,三是加快培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場主體,為提升園區污染治理水平,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四川作出積極貢獻。”
“第三方治理龍頭企業”端倪何在?
![]() |
張軍在發言中(盧永洪 攝)
來自經濟和信息化廳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處(簡稱:經信廳環資處)的二級調研員張軍與會,他在發言中首先肯定到,“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將其納入我省16個重點產業培育,是加快推動‘5+1’產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和關鍵點。循環經濟協會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作為節能環保產業第三方服務機構,開展了大量相關工作,為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作出了有力服務。”張軍介紹到,“截至目前,全省共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40家、綠色園區5家、綠色設計產品18種、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3家,發布省級綠色工廠30家、綠色園區2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家。”“我省積極組織創建一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園區)、企業。截至目前,攀枝花、德陽、涼山已成功創建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與此同時,“我廳在園區環境污染治理方面開展環保合同管理相關工作。”
據了解,為積極探索園區和企業環境污染治理新路徑、新方法,指導園區和企業著力提升環境污染治理能力和水平,2017年年初,在彭山經濟開發區,經信廳環資處組織開展了“環保合同管理服務”試點工作,較好的實現了預期目標和效果,具備推廣的條件。
目前,環保合同管理推進情況咋樣呢?
張軍也透露到,“環保合同管理服務工作從園區環保問題排查、企業環保問題排查、綠色診斷、專項培訓、信息化平臺建設等五個方面開展。統籌解決了園區、企業面臨的環境問題。”據了解,為加快環保合同管理服務工作落實推進,經濟和信息化廳從2018年開始每年從工業發展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支持環保合同管理服務工作開展。按照《關于開展工業園區及企業環保合同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通過工業園區、企業自愿申請,各市(州)經信部門推薦的方式,在各市州經信部門的配合下,確定了分布于全省16個市州的32家工業園區、12家重點企業開展環保合同管理服務工作。
在分享了相關工作安排和成效之后,張軍最后言道:“我廳將進一步深化環保合同管理服務工作,依托相關單位的專業技術實力,結合我省工業園區特定問題‘精準施策’,從而有效減輕園區、企業所面臨的環保壓力。同時通過環保合同管理對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節水、節能、固廢資源利用基地建設和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政策的宣貫,發揮政策引領作用。有效推動各項政策落地,多管齊下助力園區及企業發展。”
“第三方治理”實踐的亮點紛呈
隨即,在論壇后面的議程中,各方在踐行“第三方治理”中的成效及思路精彩“出街”。
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戴順貴介紹了綿陽經開區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綿陽科技城一城三區的核心區,是綿陽市“一核兩翼、三區協同”發展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四川省優秀工業園區、四川省新型工業示范基地、四川省“51025”重點產業園區、四川省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試點園區,是正在加快打造的“西部先進制造業示范區”。通過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預計可實現減少化學需氧量225噸/年,減少氨氮化合物45噸/年,有利于凈化園區排污水體,改善園區水環境,規范危險廢物的安全處理處置,降低環境風險。
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歐陽峰在會上交流發言。學院一直致力于為我省各行各業培養污染治理技術骨干,向社會提供專業化的環境污染治理技術服務。學院與四川省循環經濟協會有著緊密的合作,共同開展多項環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工作。
四川發展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順發表標題為“川發環境無廢園區綜合解決方案”的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川發環境及其旗下企業以循環經濟3R原則為指導,構建智慧化、平臺化、系統化、定制化的園區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水務運營方面,子公司國潤水務參與了四川富順晨光科技園區、眉山金象化工產業園區、雅安雨城區草壩工業集中區等近 10 個園區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運營。完成近 30 個水務 PPP 及股權合作項目,成功實施多個國家級、省級水務 PPP示范項目,供排水特許經營規模超過200萬噸/曰。
![]() |
田曉剛在發言中(盧永洪 攝)
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潔生產研究所副所長田曉剛博士就工業園區第三方環境管理與決策咨詢分享了自己的觀點,提出了在工業園區的環境管理服務過程中三個重點,即基礎信息調查與數據庫建設、環保督查問題梳理與對策、環境風險與環境應急。并逐個解析了三個重點工作在開展過程中的思路、流程以及方法。
四川同佳檢測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潘強以服務什邡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方環境污染治理為據進行了案例分享。
隨著第三方概念的落地,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來干”。這已經成為各方共識。
去年5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明確指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并不穩固。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會議還明確:“堅持統籌兼顧,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發揮政府主導和企業主體作用、協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